随着2015年托福考试全部结束,2016年的托福考试也拉开了新的帷幕。对于考生而言,每一次托福考试的题目、考点都是值得关注的。为此,新东方网托福频道邀请托福教师为同学们进行了2015年托福考试的梳理及2016年托福考试的展望,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在这一年做到和托福分手,更多内容请戳托福考试2015年终盘点及2016备考规划
各位好,我是北京新东方学校VIP项目的沈洋,主教托福阅读。今天咱们来看一下托福阅读中段首句的理解。
很多学生在第一节课,问得最多的就是,托福阅读的各种题型是什么,解题方法是什么,如何能够迅速突破。如果大家只学方法往往容易遇到瓶颈,比如说提升到20分左右,基于方法的提高就已经到达极限了。如果想拿更高的分数, 比如说23、25,甚至27、28,肯定是要基于文章理解,而文章理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段首句的分析。
托福阅读段首句为什么重要
大家先想想为什么要读段首句,因为托福文章主要是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就是思路简单,把抽象信息说具体,把某个东西介绍明白,就OK了。所以段首句往往会涉及比较抽象和浓缩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咱们看它往下是怎么具体进行展开的,这样更容易把握原句中的一些细节。
现在托福出题的趋势往往会有这样的特点,它会问which of the following ones is true,以下哪个是对的。很多学生会问,这种类型的问题我该怎么做,这道题等于什么都没有问,我们没法去定位,找不到具体的一句话,这道题就非常麻烦了,只能是梳理段落,它的选项也是分布在段落中非常细的点上,如果咱们直接去定位的话,这个段落会读得非常细碎,然后到六选三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所以最后咱们还是得读段首句,从段首句往下进行展开。
读好一个句子的三个步骤
大家先想想,如果要读清楚一段话,我们得先读好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必要成分有哪些?是不是必须得有谓语动词,所以咱们第一个步骤就是先锁定谓语动词。这其实比较麻烦,因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特别容易混,尤其是非谓语动词中又有过去分词。有时候过去分词也长得像过去式,不容易识别出来,所以平时大家在背单词的时候,主要着重背的就是动词,把动词拿下来之后整个句子的分析就好做很多。
首先第一个步骤大家先锁定谓语动词,第二个步骤是主谓切分。为什么切分主谓呢,因为主语是一句话的主题,而谓语让这个主题动起来。步骤三就是大家一定要学会换气,很多学生一口气遇到一个长句子,一口气读到尾后从来不断句,不思考句子的层级是什么。这里的换气,指的就是,咱们在定语从句这个地方,或者是常见的状语从句等,在各种从句之间稍微断个句,这样会稍微好读一些。
托福阅读段首句题目练习
咱们来看一下这句话,出自TPO22的一篇文章.
In the 1970s when the study of Australian archaeology was in an exciting phase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great antiquity of rock art becoming clear, Lesley Maynard, the archaeologist who coined the phrase “Panaramitee style,” suggested that a sequenc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Australian rock art, in which a geometric style gave way to a simple figurative style (outlines of figures and animals), followed by a range of complex figurative styles that, unlike the pan-Australian geometric tradition, tended to much greater regional diversity.
这篇文章开头的前两句话基本上把这段全部概括完了。开头两句话的字数统计是差不多200多字,拿到这么长的一句话咱们肯定要努力攻克。出题人怎么来区分水平一般的学生和水平拔尖的学生呢,其实就是从长句来进行甄别。
这么长的句子,根据刚才的说法,咱们来找一下它的主谓到底在哪里。句子一开始其实就是在说一个时间,第二个逗号和第三个逗号之间是一个谓语介词然后加名词的结构,咱们知道这种结构是不能作主语的,是一个修饰性成分,后面提到LM, 咱们看看这个人到底做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贡献,LM后面又打了两个逗号,是在介绍她是谁,咱们大概了解就OK了, 后面终于出现suggested that,LM提出的观点,所以到这里主谓咱们就找清楚了。
切分主谓之后,that后面又是一个宾语从句,咱们也切分主谓和断句分析,得到的结论就是, LM首先提出某个顺序是可以被确定下来的,后面说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衍生艺术。这个时候大家可以联想,你读完这句话之后,你觉得后面应该怎么进行展开?后面他又跟了一个定语从句in which,而give way to这三个单词其应该是小学初中级别的单词,咱们怎么把这三个单词组合在一块呢,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这三个单词最后选不到正确答案。这个词组的本意为replace被替代的意思,它为什么被替代掉呢,它是被一种比较简单的形象化的风格所替代了。所以这里已经出现一些先后顺序了,首先是几何风格,然后是简单的形象化风格,再往后是followed by,后面由一系列的复杂的形象化风格所跟随着,对吧?到这里这段话基本上咱们读得就差不多了,可以读出LM提出一个观点,她认为,有个顺序可以确定下来,这个顺序是几何逐渐变成简单的形象,再变成复杂的形象。
第一句话读完之后,各位学生可以一起联想一下接下来会说什么内容。一般提出观点之后,会受到别人的一些非议和反驳,而那篇文章的第二句话,就是while,咱们可以翻译成“虽然、尽管”,所以那段话的结构大家基本上就也就明白了,是反驳段。这就是咱们说的读清段首句的好处。
那开头句怎么去利用呢,上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接下来咱们再来试几道题目。这也是出自TPO22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是摄影术的诞生,特别抽象,尤其是最后一段话,很难去理解它。
比如开头这个第一句,The rapi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the introduction of lighter and simpler equipment, and of new emulsions that coated photographic plates, film, and paper and enabled images to be made at much faster speeds—had some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这是它段首最后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讲了这么长,其实明眼学生一看就知道,这个句子可以稍微化简一些,破折号就可以先暂时先去掉,咱们先梳理一下破折号外面在说什么,破折号外面说的是摄影术的科技的迅速发展,有一些未曾预料到的结果。
请问大家,接下来我们会读到什么内容?对于写作好的学生来说的话,接下来肯定得说那摄影发展到底会产生哪些的具体影响。现在咱们反过来思考一下,就是破折号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破折号里的内容是不是就对前文的一个解释,解释摄影术的技术是如何发展的,所以这段话完全有两种可能,接下来可能会写摄影术到底具体怎么发展的和会产生什么结果。而实际它最后说是摄影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它出了两道题,那两道题基本上对应的就是两个结果。所以看清楚开头句之后,下面的题目咱们读起来就有些信心,有些底气。
再看下面这道题:
To understand the ancient Mayan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area that is today Southern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the ecological difficulties they faced, one must first consider their environment, which we think of as "jungle" or "tropical rainforest." This view is inaccurate, and the reason proves to be important.
这道题是出自TPO14,开头第一段话就出了一个修辞目的题。修辞目的题一般方法是直接定位就可以做题,但那道题如果只看定位和它的前后句,是根本做不了题的。有很多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觉得开头应该都是背景,随便读一读就直接过,这样确实可以节省四五秒的时间,但如果最后你在选项上纠结,那可能会纠结30秒甚至1分钟。所以咱们算过这样一笔账之后,还是要回来读一下开头句。
咱们看开头句在说什么,开始是一个动词不定式,表明目的,为了理解玛雅人。后面有一些定语从句,注意断一下句,为了理解玛雅人,什么样的玛雅人,居住在那个地方的玛雅人,那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呢,that后面一个从句,就是area,这个地方是现在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地方,见到and这块咱们先停一下,往后它说的是生态上的一些困难。我们需要去理解玛雅人所要面对的生态问题,开头第一段话是不是就已经紧扣了原文开头的题干,原文开头的主题说的是要研究玛雅的水问题。研究玛雅水问题必须得首先考虑他们的环境,接下来就会娓娓道来这个环境到底是什么环境,从这句话咱们就可以先做一个预判,接下来文章到底该说什么。
后面它说这个环境就是which we think of as热带雨林。再往下来思考,接下来具体说,到底什么叫热带雨林,从热带雨林里怎么可以得到玛雅人遇到的环境问题。这是一个思路。
但是你看它开头第二句马上就说,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注意一下inaccurate不准确这个词,也就是一种否定和转折。文章后面继续说原因其实很重要,接下来就是对于开头第一句话的一个批判和反思,所以它其实最后在说玛雅的环境远远不是热带雨林这么简单的一回事,比咱们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复杂。
咱们再往下看一道题:
Dependence on long-distance trade also meant that the great empires of the Middle East were built both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 on shifting sand. The central state, though often very rich and very populous, was intrinsically fragile,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routes could undermine the monetary base and erode state power, as occurred when European seafarers circumvented Middle Eastern merchants after Vasco da Gama's voyage around Africa in the late fifteenth century opened up a southern route.
这个题开头第一句话其实挺短的,但第二句特别长,实际出题的时候也是在第二句话出的。咱们要把第二句读懂,开头第一句话其实也得读懂。我认为把逻辑捋顺是特别好的习惯,如果逻辑思路打断,再加上实际考试一卡壳,一紧张,题就没法做了。
这段话开头第一句话就是,长距离贸易also mean that,这地方是不是隐藏着一种因果关系,依靠长距离贸易导致这个帝国建立在沙上,中间那两个副词其实做一个修饰,从字面上来说或者从比喻的角度上来说,它是建在沙上。这挺好理解,就是中东帝国的话它肯定是建在沙上的,比喻的话,你说一个国家建在沙上,那这个国家是不是特别地岌岌可危,所以接下来是不是会详细展开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为什么长距离贸易会导致这个国家它是建在沙上的,如此不稳固。这是一个思路。
所以接下来你看,第二句话是不是也好理解了,它说中央政府,中间又是大量逗号,然后来了插入句,“虽然非常地富有,人口非常众多,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特别脆弱”,基本上跟开头第一句话重复。逗号之后是since,since后面开始在分析原因,那就是“因为新国际贸易航道的开辟,其实破坏了国家的财政根基,腐蚀了国家的权力”。再进一步推进说,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当欧洲的航海员绕过了中东的这些商人,他们怎么绕呢,再往下进行推进,就是达迦马发现了南非的好望角,从南非绕过新航道之后,他们找到了新的路。
在此咱们也感受到一点,托福阅读题真的是把一种抽象的概括性的东西进行展开。一开始说这个国家很脆弱,然逐层把原因分析清楚。这点咱们多读多分析之后,其实完全可以拿下,关键看大家愿不愿意去练。很多学生说,我把题目给做了就行了,文章我无所谓,我把这个单词查了也行,看解析也行,但关键是你真正要去学会具体分析,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一个能力,要拿高分真的是依靠这个能力。
后面这个题,其实也是比较麻烦的一个题,这个题虽然没有什么太多长句,但是这个逻辑关系它写得非常不明显,这个题就需要一定的脑洞或者平时的大量练习:
Isotopic analysis of shells allowed geologists to measure another glacial effect. They could trace the growth and shrinkage of continental glaciers, even in parts of the ocean where there may have been no great change in temperature—around the equator, for example. The oxygen isotope ratio of the ocean changes as a great deal of water is withdrawn from it by evaporation and is precipitated as snow to form glacial ice.
这篇文章它对应是TPO19的一篇文章。TPO19的三篇文章都特别难,如果有学生喜欢挑战的话,可以把那三篇文章连起来一起做。
咱们看这篇文章,它第一句话说是一些壳的同位素分析,可以使得地质学家去测量出另外一个冰川影响。大家可以进行一个联想,如果你是作者,你写完这句话之后,接下来会写什么内容,是不是会写同位素是怎么分析的,然后我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冰川影响。这是开头点,但是第二句的展开到底有没有围绕开头第一句话进行说明?第二句话说,他们,指的是科学家,可以追踪这个冰川的消和涨,然后逗号结束,后面再继续说,即便在海洋的一些地方,就是在根本就没有太多温度变化的地方,照样可以得知冰川的消涨。
这段话咱们判断一下,它到底是在说同位素分析,还是在说冰川的影响,它是怎么基于第一句话进行展开的。展开的是第一句话当中的冰川的影响,我可以得知冰川的消涨,这就是冰川的一种影响。
有的学生还是在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后面你看紧接着第三句话就是说同位素分析,海洋当中的氧同位素比值会发生变化,当大量的水从海洋当中离开,蒸发之后,再进行沉降,就形成一些雪,最后形成冰川,所以下面第三句话才开始说的同位素分析,但这句话写的还是不够具体,文章第四句开始说,同位素比值会发生什么变化,氧16和氧18的比值是在变小的,因为氧16它更容易离开,氧18容易溶下,所以这个比值就是会变小,通过比值变小,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时候在形成冰川,形成冰川,冰川的数量就在增长,整个这样一条的逻辑链就穿起来了。
托福阅读文章中的逻辑关系
除了段首句之外,我需要再补充一点,段首句相对整篇文章来说算是比较少的内容,更多的挑战还是在原文当中。比如原文当中接下来的行文可能会出现非常多的一些细节,有些不写逻辑关系词,就特别难判断。如果它有逻辑关系词的话,咱们就依照这几个逻辑关系词去梳理,第一个是否定转折让步,第二个因果条件,第三个比较,第四个观点例证,第五个并列列举。
即便它没有特别明显的逻辑关系词,它也会用一些暗示性的逻辑关系词,咱们也可以把它读出来,比如刚才的inaccurate不准确,它也是逻辑词,有一种否定逻辑在里面。
大家把段首句梳理清楚,对文章进行一个预判,另外在读细节中,把一些逻辑关系贯穿起来,这样才能把一篇文章有机地整理起来,把细节贯通起来,要不然大家就是在被动地做题。
最后咱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梳理托福阅读开头句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说明文它的任务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想把未知的事物理解清楚,抓住主线之后,再抓住抽象具体展开,大家一定可以预判这个句子的内容,咱们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阅读者,不要被ETS牵着鼻子走。
作者介绍:
教师姓名 沈洋 |
|
教育背景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英语双学位 |
|
教授科目 托福阅读 |
|
教学案例 高分案例(部分): 人大附中王同学:总分111分,阅读单项29分。 中国地质大学大四季同学:总分109分,阅读单项29分。 美国某私立高中谢同学:总分109分,阅读单项29分。 外经贸大三高同学,总分113分,阅读单项30分。(培训前25分) 提分案例(部分): 汇佳中学周同学,入班前41分,入班后71分,阅读从10分提升到19分。 中加中学李同学,入班前74分,入班后82分,阅读从13分提升到21分。 包头某高中于同学,入班前零基础,入班后从85分提升到96分,阅读第一次考了25分。 人大附中张同学,从77分提升到92分,阅读从17分提升到27分。 美国某私立高中王同学,总分从86提升到102分,阅读从19分提升到26分。 |
|
教学特色: · 作为北美VIP项目教师,本人教授托福阅读,托福junior阅读,老托福阅读和托业阅读。授课风格严谨认真但不失趣味,同时关注每位学员课下的学习和成长,带领各种不同层次的学员获得自己理想的分数,受到学员的喜爱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并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新东方学校优秀教师”。 · 从2013年3月开始担任全程班项目规划师,负责规划学员的各科学习进度和考试安排,统筹沟通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监督学员完成。高峰时期曾同期带过19名学员,累计规划学生50余名。认真负责的态度使我得到的家长、学员的信任及督导同事的认可。并于2014年7月担任全程班项目欧美汇规划师一组的组长,协助全程班项目高级专员的工作,培训新规划师。 |
|
想对学生说的话: 你和我相处的每一天,都会在交换信任、交换努力、交换希望中度过。 |
高分严打造——北京新东方留学考试
走读班/住宿班报名电话:010-82611818 400-817-1818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得价值1000元优惠
编辑推荐: